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,
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。
——题记
潜移默化中我就这样慢慢长大。
同甘共苦后的释放
我和谱一起坐在车的最后一排,靠后的我们尽情嬉闹,宣泄。
有些昏暗的车厢内龙玩起了灯光秀,把水杯尽情摇晃后,用手电筒的光照上去,漩涡状的水呈现出晶莹好看的蓝色,引得一阵称赞。杰吹泡泡龙恶搞用紫光去照,大家惊叫“恶心”。同学们边谈论边用手指在满是雾气的窗玻璃上作画,不亦乐乎。芊还是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送给自己,宇写了一长串龙飞凤舞的英文让大家瞎猜……
后几排都是大声的谈论,轻松的欢笑。疲倦的心松弛下来。
透过氤氲的玻璃,望着夜晚解放路上的霓虹璀璨,车水马龙,我想: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相聚,奔赴,拼搏,两天来坐了八趟车来回奔波和同学并肩作战,中午一起在办公室自习,花了一个多星期培优,我们是那样的努力!即使这一切一切的努力没有结果,但此时此刻的我们是那样的快乐轻松,不是紧张兮兮的企盼好分数。只要尽全力就无怨无悔啊。我恍然。
就这样,我和同学们一起慢慢长大。
品味书香后的提升
以前的我一直不会读书,现在回头看真的一点不会。老师要求摘抄我都会抄一些写景的句子草草了事。读的书最好是有情节的书,最不喜欢看作者自身的感想感悟。
囫囵吞枣似的读书再加上我的不求甚解,自己的思想和年龄相比越来越肤浅,但同样也是书籍让我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和喜好。寒假里看了蛮多的杂志。《青年文摘》里有篇《老爸老妈的风华秘史》我细读了很久。里面写了三件事,第二件是“我”想报名去贵州山区支教,妈妈阻拦,但最终同意。另一件是“我”的爸爸妈妈两人读书都十分仔细,认真推敲。
文章中的母亲和我的妈妈十分相似都会不停唠叨叮嘱责骂,但是却总是随着我们的长大,给我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和选择,承担更多我们本应承担的责任。我突然回想起妈妈在黑心商家面前理论的样子,纵然她曾在人群里显得无力而烦躁,让我想躲避,可她终归是我的母亲。现在我逐渐理解并懂得她,并开始心疼她因爱我而担忧我的样子。
我和文中的“我”一样读书不会看犄角旮旯里的东西,不求甚解。但田媛的母亲读《围城》时问方鸿渐从上海去湖南教书,为什么经过宁波,“我”不假思索的说准是她看错了。但回家翻书后才发现真是母亲正确。
这下我不禁像田媛一样佩服她的母亲而且我还佩服田媛的知识渊博,上海和宁波之间隔了个杭州湾她脱口而出。
细细品读文字,我从中思考阅读,思考梦想,思考人生。
就这样,我在书香中慢慢长大。
我在同学的陪伴,父母的呵护,书香的浸润中,慢慢,慢慢的长大。
评论